2010年3月18日 星期四

數位內容行銷研究課程心得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98年度成果展

觀展心得

圖傳碩一 698720145 黃子芸

※展覽地點:科技大樓一樓展示區(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06)

※觀展時間:2010.03.16 15:30-17:00

※觀展心得:



  Teldap成果展於35開始在科技大樓一樓展示區開展,因為本身對於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這塊領域滿有興趣的,加上進入研究所這半年的期間,跟著指導教授的計畫也有在Teldap子計畫「李天祿珍貴文物與影音資料數位典藏計畫」中學習,一起對於台灣的珍貴文物典藏數位化進一份心力,所以對於本次展覽抱著期待的心情,希望在展覽中可以獲得更多有關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的新知,並且對於此數位典藏國家計畫有更深入的了解。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於2008年正式展開至今已經經過了2年多的時間,在這段時間皆以「典藏多樣台灣,深化數位學習」為計畫的總體目標。而除了我比較有接觸與認知的「拓展臺灣數位典藏計畫」以外,在深入瞭解後才發現此數典計畫設有八個核心分項計畫,包含了技術研發層面、平台規劃層面、網路學習層面、海外拓展與國際合作以及語言數位教學等等豐富的層面,並且也有眾多的國家單位參與其中,包含了中央研究院、故宮博物院、國家圖書館等等。而本成果展也依照不同的計畫與主題,透過海報牆以及電腦、螢幕等電子裝置分類陳列。



  
  在觀展的過程中,讓我覺得相當特別的計劃是「數位島嶼」計畫。有別於場內眾多的DM資料幾乎都為差不多的摺頁大小,數位島嶼展覽攤位一開始吸引我的是他小巧特別的DM,並且在左方印製者一句solgan:「創意多大,相簿就有多大」,再翻開以後發現他可以提供免費加入會員,並且每月可以上傳200張照片,更有許多留言、加為好友等功能,「這樣也算是數位典藏的一種嗎?」我不禁好奇起來,在經過更深入的了解後,我才知道此數位島嶼計畫,目的就是要讓全民一起參予,蒐集台灣各地的照片以及圖說,並利用使用者所上傳的照片來進行會員資格的審核,透過大家的攝影之眼建構出數位島嶼。許多文史工作者、民間典藏家以及小型的典藏單位可能因為經費的不足沒有辦法自己架構典藏網站,數位島嶼也依照藏品的屬性開設專區提供典藏單位將典藏的數位檔案讓眾人得以觀賞。我認為此計畫不僅僅提供了平台,並且利用web2.0時代分享的特性希望全民都可以成為分享者,藉此蒐集到更多珍藏的資料,十分有意義。

  我認為,數位典藏從一開始利用數位化技術將典藏品之數位內容產出,到開放給一般大眾近用,最後透過推廣的方式讓典藏品可以成為數位學習或者教育的一部份,所有的行為皆脫離不了「保存」與「推廣」兩個層面。若數位典藏僅僅只在保存的功能,將典藏品數位化卻不開放使用者瀏覽近用,則喪失了數位典藏建構與發展知識的功能;又數位典藏只重於推廣而忽略的技術面的保存,則失去了「典藏」最基本的價值。所以說保存與推廣兩個層面應該是並重的,先致力於典藏文物的數位化,依照各種文物不同的屬性選擇其最適宜的典藏媒介,以產出豐富並富有價值的數位典藏品,再透過推廣的方式將典藏的文物讓世人所熟知,而不會隨著時間的洪流淹沒,數位典藏不僅僅是典藏在電腦機器裡,更是典藏在人類的記憶裡,讓人類的記憶透過網路擴散性強及方便近用的功能,得以傳承永續。



沒有留言: